中医博士杨琳分享痉挛性斜颈养生秘籍

还有一些爱美的女孩也得了颈椎病,只要仔细询问和观察,就会发现,这些女孩夏天都爱穿露背装,冬天穿长靴和丝袜。美是很美,但是常常会冻得手脚冰凉、肩背疼痛,女孩们,出现这样的情况,可能就要为“美丽冻人”买单了。


中国有句古话,叫做“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”,现代社会是慢性病高发的时代,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了“病魔缠身”,挥之不去的感觉。痉挛性斜颈,就是这样一个日夜折磨着人,消耗着人的耐心和毅力的疾病,治疗起来也很花时间和精力,不能一下子好起来,像从蚕茧里面抽丝一样,但是,只要医生和病人耐心、细心的努力,就能在迷乱混杂的症状中找到治愈的一线曙光。

在治疗痉挛性斜颈的过程中,常常有病友问我,“杨大夫,我们除了积极治疗外,在生活中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呢?平时还应该做点什么缓解肌肉痉挛呢?”那么,我将平素临床中积累的治疗心得分享给大家。

1 静默 以养心

由于颈部肌肉痉挛,病人常感到疼痛,走路、工作、生活中,要时刻与脖子较劲,另外,人们对此病的不理解也给病人带来许多困惑,因此,病人常会出现心烦、急躁等不良情绪。

那么,在治疗期间,要慢慢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,尽量远离嘈杂的环境,避免参与纷扰的事情,在自然静谧的氛围里放空思想。

平时讲话,语速要慢,语音要缓,动作和缓,不急不躁。在痉挛加重时,不对抗,不较劲,可以试着平卧或静坐,闭目宁神,放松全身,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,这样休息5分钟,痉挛力度会慢慢减低。

开始静默时,可能很难体会放松的感觉,但只要每天坚持,就会收到效果。

举例说,一位性子很急的病友,刚来治疗时,语速很快,讲话时声音也很大,感觉是在喊着说话。在针灸时,由于针刺腹部穴位,产生很强针感,而不再大声讲话,我说,“其实你这样平静的正常讲话,我们都能听到,你讲起来也不累,也不急,以后可以逐渐培养自己慢条斯理的讲话。”这样治疗几次后,病人反馈说,“从家来到北京杨琳大夫这里治疗的这些日子,让我收获了不少,说话声能降低了,心里也没那么激动了,特别是我的头在治疗第四天就能向左转了,脖子也不痛了。”

学会对自己有办法时,就是良好的开端,所有的感知都能回到身体。经过连续十多天的治疗,这位病友说,“我的头向左转要轻松多了,往回拉弹簧似的力量没那么大了,以前几个月里感觉不到气温的热量,这两天终于有感觉了。”

在治疗中,我还发现,多数斜颈病人有易紧张,易受惊吓的症状。例如,一位做生意的病友,在生病后,仍然要每天接数十通电话,处理工作问题,他说,“电话一响,我会全身发紧,脖子也就抽得更厉害些。”

还有一位病友说,“马路上的车笛声、楼上房间的走路声、甚至敲门声,也会让我紧张,甚至吓一跳。”

在正常情况下,这些突发声响并不会让人紧张不安,但是,当人的交感神经过于亢奋时,就会变得“敏感”,正如中医理论的描述,“心惕惕,如人将捕之”。那么,在治疗调养时,我建议大家尽量远离喧嚣嘈杂,最好常走进大自然中,安享宁静,体会静默。

2 捏脊 以养背

脊柱作为气血循行的主干道,有两条非常重要的经络运行于背部,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。太阳经为三阳经之首,督脉又是总督一身阳气的奇经八脉,因此额外需要养护。

一般来说,养护适宜,不会出现阳气损伤,但是我们平时负重劳累、伏案久坐,长期受空调吹,久卧湿地,贪凉淋雨,时间久了,就会使这个主干道出现淤积,颈、胸、腰部的气血供应失调,影响津液的运行,而生出痰浊瘀滞,进而影响脊椎各段功能,产生相应部位的疾病。

在治疗中,根据病人阳气损伤程度和寒湿瘀积程度,我会选择背俞穴和夹脊穴通行经脉,祛寒除湿,疗效较好。

那么,病人自身应如何调养呢?

推荐捏脊疗法,捏脊可以疏通脊背这个枢纽,带走淤积,使气血通畅,滋养全身,祛除疾病,所以有“捏脊治百病”的说法。

捏脊的简易操作方法:病人俯卧在床上,两腿伸直,全身放松。家属将双手用热水温暖(夏季不需要),然后在背部由上而下轻轻按摩三遍,使其肌肉松弛。用拇指指腹与食指、中指对合,挟持肌肤,拇指在后,食指、中指在前,然后食指、中指向后捻动,拇指向前推动,边捏边向前推移。自骶尾处开始,一直推到项枕部为止。一般每次捏脊重复三遍。最后,以双手沿脊背按摩数遍,产生微温感为宜。

捏脊疗法每日一次(大约10分钟左右),每七次为一个疗程。休息3~7天再进行第二次。若脊背部位有皮肤破溃、炎症或红肿,则应暂停。

举例说明脊背部的寒浊瘀阻。一位痉挛性斜颈的女病友告诉我,“治疗前,后背总发凉,脖子后面也常年凉冰冰,用手摸自己大椎穴这里,感觉有一团死肉,又厚又凉。现在病好了,这团死肉也没有了!”

由于她长期在空调中吹风,又缺乏运动,因此日久造成寒湿瘀阻经络,甚至皮肤增厚,皮下组织增多,肌肉纤维化等问题。那么,治疗要从整体角度出发,并不是只调整斜颈问题,而是将颈、胸、腰看做一个整体,这样治疗后,疗效稳固,病人也感觉到全身舒畅。

3 艾灸 以养腹

在治疗过程中,我不但重视颈、肩、背部的按诊,了解肌肉痉挛程度,也常通过腹诊,了解一些不易查觉的症状。

例如,一位男病人,身材适中,脉诊舌诊也未见明显异常,但腹诊中发现,脐周不温,皮肤发凉,且有包块,提示病人要自我觉察腹部问题。病人反馈说,自按腹部发凉,原因可能是,在生病前,嗜好冰镇啤酒,损伤脾胃阳气,但因年轻力壮,病情不严重。针对这种情况,在针灸和中药调理时,选择温补、祛寒气的方法,并建议艾灸关元穴、中脘穴,以温补脾胃及下焦元气。

艾灸后可能产生腹泻症状,这是由于寒湿受阳气温煦,而坚冰得化,津液运行,坚持数日,腹泻可自愈。

关元穴位于下腹部,前正中线上,肚脐下四横指处,即是此穴。

中脘穴也就是在胃脘中部的穴位,在肚脐正上方大约五横指的位置。

艾灸时间为每次半小时,七天为一个疗程,腹中自觉温热为宜,可以在四季交替时艾灸,有利于防病。如果出现烧伤,或起水疱,皮损面积不大时,可以用干净纱布覆盖,避免摩擦出血,就可自行痊愈,如果问题严重,则需要到医院就诊。

也有病人对艾灸的气味过敏,那么可以选择摩腹法。双手搓热后,顺时针或逆时针按摩腹部,如摸到腹部包块,可尝试点揉。如果按摩产生疼痛感,或包块坚硬不移,或伴随其它症状,建议到医院排除重大疾病后,再自行按摩。

4 伸展 以养筋

在前几个专题中,我们讲过运动的重要性,痉挛性斜颈病人可以学习“中医博士杨琳”微信公众号上,发布的伸展动作,这些动作主要伸展足太阳膀胱经、足少阳胆经、手太阳小肠经,手阳明大肠经,手少阳三焦经的筋脉。

感谢病友们交流心得体会,我们已经根据痉挛性斜颈的病症特点,开发出一套适宜颈部疾病病人的锻炼方法,未来将继续扩充运动项目。

希望更好的帮助大家,解除病痛,预防复发。

我们的口号是,整体调理,全身健康;积极配合,早日康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