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问我答二三则:感冒后要不要进补

盲目的,把自己认为,有营养的食物,硬塞进胃肠道里,这不是调养脾胃、补养元气的正确方法。


进入九月后,几次秋雨散了暑气,北京天气转凉,出现“天气否隔,寒风晓暮”,这样的时节,正是外感疾病的高发期。感冒发热并不可怕,我们有对症的西药可以快速退热,但是,感冒之后的调养问题,直接决定了感冒能否快速痊愈,以及是否会出现其他转归。

一位55岁的刘阿姨,体胖面白,平素运动少,辨证属于痰湿体质,并且身体状况处于围绝经期,阴阳失衡的状态,常烘热,自汗出,头晕,耳鸣。入秋后,因贪凉而感冒,出现发热,食欲差,口服西药退热,起效。

但是,刘阿姨发热刚退两天,又出现低热。由于刘阿姨低热持续不退,口服退烧药则好转,旋即又发热,她开始担心,是不是癌症低烧,还是有其他严重的疾病,惶惶不可终日,于是来找我咨询。

在全面了解病史后,我特别注意到,刘阿姨舌苔白腻,满布舌体表面,低热常在夜间加重,完全没有食欲,数日来大便量少,粘滞不畅,进一步更加详细的询问了饮食情况。原来,刘阿姨自己认为,发热多日,没有食欲好好吃饭,身体肯定匮乏营养,所以她开始进补,强迫自己多吃,吃了些肉类、虾类、奶酪、水果等营养。

了解到这些,我告诉刘阿姨,“不要担心会得什么大病、重病,这就是胃肠型感冒,不要再吃营养品和水果,以适量温热的小米粥养胃,调理三天,待大便通畅,食欲恢复,再逐渐增加适量的营养。”

刘阿姨很不解,问我,“我感冒几天,吃不下饭,还发热,我都感觉自己瘦了,所以不发热的这几天,我就想,得把蛋白质、维生素补回来呀,我吃的饭量就是平时正常的量,也不多呀,难道不需要补补身体吗?”

我回答说,“感冒后,身体可能是感觉亏虚了,但是,是否需要补养,什么时候补养,补养什么最合适,才是最关键的问题。”

“盲目的,把自己认为,有营养的食物,硬塞进胃肠道里,这不是调养脾胃、补养元气的正确方法。”

补养身体正确的方法是,应当根据脾胃的需求和状态来调整饮食。

比如,气血虚弱,但是脾胃运化功能尚可的斑秃患者,可以在饮食中适当增加补气补血的食物,以大枣、桂圆肉、山药、黑芝麻、核桃仁、黑米、黑豆煮粥,每日的饮水中也可以加入养阴生津、滋养气血的中药,以西洋参、黄芪、五味子、麦冬、枸杞子、桑葚泡水喝,增加优质蛋白质,如虾肉、海鱼、牛肉羹等。

那么,如果是脾胃运化水谷的能力较差,出现食欲差,大便或溏泄,或粘滞不畅,舌苔厚腻,口气臭秽,腹部隐痛或者腹胀不适,体型肥胖等诸多问题时,还可以进补吗?

当然不可以。

打个比方来说,我们的消化系统,脾、胃、大肠、小肠就像数个大型的港口,饮食物就像货物,源源不断的、有秩序的在港口间流转,如果哪个港口突然出现了故障,就会导致货物堆积,堆积时间稍长,货物腐烂变质,不但影响其他货物入港,而且会损害港口,原来港口的故障没有及时修复,又会产生新的故障,如此累积下去,问题就会更加严重。

这时,想要尽快修复故障,一是,不能继续囤积货物,二是,将变质的货物清理出港口。

在人体来说,就是要用“下法”,尽快痛快的排出大便,而且,要避免摄入肥甘、厚腻、生冷、难以消化的饮食物,当以糜粥养胃,适量的吃一些煮的很软的面条和好消化的青菜,等待脾胃恢复功能。

刘阿姨问,“那什么时候可以正常吃饭呢,一直这样清淡的吃下去吗?”

我回答说,“当然不能一直这样吃了,不然真成营养不良了。当每日大便排出顺畅,不再十分臭秽或酸腐,腹痛、腹胀消失,食欲渐渐恢复,舌苔褪去厚腻,成为薄白舌苔,身体尽管疲乏,但无明显不适时,就可以开始适量进补了,选择温热的、好消化的、有营养的食物。”

《黄帝内经》中对感冒发热类疾病的预后调养做过精辟的论述,“帝曰:热病已愈,时有所遗者,何也?

岐伯曰:诸遗者,热甚而强食之,故有所遗也。若此者,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,因其谷气相薄,两热相合,故有所遗也。

帝曰:善。治遗奈何?

岐伯曰:视其虚实,调其逆从,可使必已。

帝曰:病热当何禁之?

岐伯曰:病热少愈,食肉则复,多食则遗,此其禁也。”

这段话讲的是,病初愈,余热藏于血气中而不自觉,因多食,或食非所宜,则热得邪气相助,两热相合,故食肉的话,病必复发,多食谷,则邪遗留,致病久,缠绵不愈,故当戒口,稀粥调理为要。

秋分后,我们的时气进入“五之气”,“惨令已行,寒露下,霜乃早降,草木黄落,寒气及体,君子周密,民病皮腠”,大家当更加注意保暖,预防感冒,特别当注意感冒后的调养。感冒并不可怕,调养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