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痉挛性斜颈病患者的亲笔回忆录:从颈椎病到痉挛性斜颈,愿您爱护颈椎,珍惜健康。

这篇回忆录,是我在2013年8月接诊的一位痉挛性斜颈患者所写,她在确诊为痉挛性斜颈前,有至少三年的颈椎病病史,并在发病初期以颈椎病来治疗,却没能阻止痉挛性斜颈的发生。在经历过漫长的治疗期后,现今她已痊愈,回想得病期间的焦虑与茫然,她愿分享她的经历,让痉挛性斜颈病人增加一份战胜疾病的信心,让更多人认识这个病的危害,愿大家更加爱护颈椎健康。


医者按:

看到标题,许多人会想,“我知道颈椎病,身边的朋友和家人就有得颈椎病的,痉挛性斜颈又是什么病?这两个病有什么联系吗?”

近年来,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,且发病年龄不断提前,通过各种渠道的健康讲座,大家应该也了解到一些关于颈椎病的知识,这里不再细说,只提一点,有调查显示,全国大约有7%—10%的人患有颈椎病,许多人对颈椎病早期症状不够重视,致使该病发展严重。

而“痉挛性斜颈”这个病,从出现能够确诊此病的症状开始,就不得不让人重视。我在治疗此病时,都会详细询问病史,发病经过,病情变化过程,我发现,该病病情多变,有的人会突然发病或加重,有的人则进展缓慢,还有自发痊愈的情况。但是,不论什么情况,当这个人患此病时,都是非常痛苦的,都会严重影响生活起居。

那么,大家会问,痉挛性斜颈都有什么样的症状呢?

简单的说,痉挛性斜颈,是一种累及颈部区域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,表现为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,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性倾斜。对于痉挛性斜颈的诊断,主要就是其特征性的临床表现,也就是头颈不正,颈部肌肉紧张甚至局部隆起,头被迫偏斜,难以活动。有的患者可以矫正片刻,但无法持久,又恢复原状,情绪紧张或劳累时,症状加重,安静和初醒时症状轻,入睡后症状消失。

讲到这里,大家可能会有疑问,颈椎病只是脖子不舒服,痉挛性斜颈确实更影响生活,颈椎病是不是会发展成痉挛性斜颈呢?

根据国外流行病学研究数据显示,痉挛性斜颈的患病率在不同地区略有差异。美国罗切斯特市为8.9/10万,欧洲为5.7/10万,英国北方地区则为6.1/10万。

国内目前还没有关于痉挛性斜颈的发病率调查,通过我的经验来看,颈椎病的发病率应当远远高于痉挛性斜颈。痉挛性斜颈的病因尚不明确,并不是所有的颈椎病都会发展成痉挛性斜颈。但是,在我治疗过的60余位痉挛性斜颈病人中,多数人在发病前患有颈椎病,甚至在发生痉挛性斜颈初期,都是按照颈椎病来治疗,颈椎病与痉挛性斜颈的发生是否有直接相关性,还有待进一步研究。

下面这篇回忆录,是我在2013年8月接诊的一位痉挛性斜颈患者所写,她在确诊为痉挛性斜颈前,有至少三年的颈椎病病史,并在发病初期以颈椎病来治疗,却没能阻止痉挛性斜颈的发生。在经历过漫长的治疗期后,现今她已痊愈,回想得病期间的焦虑与茫然,她愿分享她的经历,让痉挛性斜颈病人增加一份战胜疾病的信心,让更多人认识这个病的危害,愿大家更加爱护颈椎健康。


作者:美酒

想写这篇文章已经有半年之久了,但是,迟迟没有下笔。我总想把思路整理好,写出我心里全部的想法,却一直静不下心来。直到今天,静下来了,慢慢整理,慢慢回忆。

为什么静不下来,却又非写不可呢?

因为,这病痛折磨了我数年,煎熬里的故事和心情太多,所以,我要尽快写,还要写得全面,希望用我治病的经历,帮助和鼓励更多的病友,能给他们带来希望与温暖。

回忆治疗的一段路,是漫长的,难捱的。生病的那段时间对于我来说,是非常痛苦的,还好挺了过来,现在回忆起来,这一段路的心情,大约可以分成四个阶段,发病初期的不适,确诊阶段的恐惧,漫漫求医路的艰辛,治疗阶段的坚定,将这一路的心情分享给大家。

一 发病初期

2008年的下半年,我感觉颈椎突然不舒服,头晕,在天通苑颈椎病医院住了一个星期,照了X光片,显示生理曲度变直,椎间孔狭窄。在医院里,按摩、热敷、吃药,治疗了一个星期,什么效果也没有,没办法就出院了。

出院后,不但头晕没有缓解,颈椎难受连带着肩膀发硬、发紧,更加不舒服了。在电影制片厂那里找到一位张大夫,按摩一段时间,头晕好转一些。后来又找了几位按摩医生,还吃药治疗,但是,效果一直不明显。

二 确诊阶段

大约从2009年开始,双肩发硬、发紧,一直没见好转,运动了也没有见效。一晃到2012年2月,春节过后,有一天,低头刷碗,脖子不自觉的就往左动,但是动的幅度小,只有自己能感觉到。

找大夫说了我的颈椎变化情况,又按摩了几次,脖子还是不自觉的动。问大夫是什么原因引起脖子微微的动,大夫也不知道,就说是颈椎病闹得。

但是,我心里知道,这肯定不是颈椎病。

查不出病因,我这才觉得害怕。一边按摩,一边辗转在北京的各大医院求治。期间,针灸过两次,拔过血罐,还是无效。这时候,脖子转的幅度更加的明显了,走路、低头的时候,就往左转,当时自己还能控制回到正位。

后来,又去华信医院拍片子,还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,颈椎的四五节椎间孔狭窄。在武警医院看病,让做小针刀,我不想做。看了好多家医院,问了个遍,医生们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,都说是颈椎病。

最后,到了北医三院,一位老专家一看我就说,这不是骨头引起的,建议我到宣武医院看神经科,到了宣武医院,才确诊是痉挛性斜颈。

三 漫漫求医路

“痉挛性斜颈”,第一次听到这么怪的病名。上网一查,才了解这个病的可怕。

知道这个病的人很少,能够治疗这个病的地方更少,当时我的心情可想而知,郁闷又烦躁。

但治疗的信心一直坚定,查了几个能接触到这种病的医院,和目前治疗的方法。西医的治疗方法是,吃镇定神经的药,打肉毒素,做手术。我在宣武医院开的西药,看了药品的说明书,有些犹豫了,因为都是些抑制神经的药物,我只吃了三天就停了。

在中日医院做了CT,没有任何问题,排除了脑袋的问题。大夫说,还要做肌电图,做完这些要看看哪块肌肉有问题,然后打肉毒素。因为做肌电图要排很久的日期,我就放弃了。

在网上查了下,有人说,协和医院可以治疗这个病,我以为看到了希望,可是却更加失望了。到了协和,大夫看了看以前的检查单,又抬头看了看我,告诉我,“这个病要等到厉害的时候才能治”,问他怎么治,大夫说,“做手术”。

我说,“我已经很难受了,一走路就扭头,还有没有好的方法?”

大夫说,“你现在的病情还不是最厉害的,没什么好办法,等厉害了再来做手术吧。”

没办法了,西医这几种方法都行不通。然后我想还是试试中医吧,毕竟中医比西医的创伤要小。

我希望是通过喝中药的方法治疗,这条路走得通就最好了,于是,就在网上搜了几家开中药的医院,万国医院,天通苑医院,通县的医院去了好几次,都是开一些很贵的药,像是蜈蚣、蝎子之类都在药里。我觉得这些医院开得药没效果,所以吃了一段时间又放弃了。

当时我真的觉得无望了,心情低落,病情又严重了,低头时、走路时都要手扶着头了,头没有力气,会后仰,走路往左扭,越来越厉害,坐着时,不动还可以,只要一起来就要先扶着头,很痛苦。

四 治疗阶段(分3个时期)

第一个时期 2013年3月到2013年8月

痉挛性斜颈,这个病带给人的痛苦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,整个人的感觉都是不协调的,扶着头走路,觉得身体都是弯曲的。

可是,我还是要坚持,坚持,在坚持。

2013年3月中旬,在网上查到广安门中医医院的刘老可以治疗这种病,而且有治疗痊愈的病例,一下子,我又觉得有了指望。

刘老见到我的第一眼就看出了我的问题,他问我,“你是痉挛性斜颈吧?”我一听,心想“真是找对了”,刘老说,“你真是幸运,今天是我刚休息后来上班的第三天,你就来了。我被你们这个病都累病了。”说完,他还撸起裤腿让我看了看他绑着绷带的腿。

真的感动,刘老真是一位慈祥,认真负责的医生,他问了下情况就开始针灸了。第一次接触扎针,我的心里真是有些胆怯。刘老细心到位的手法,让我平复了心情,稳准狠,不愧是老教授,扎完就觉得轻松了。

在刘老这里又遇到了许多同样的病友,他们来自天南海北,外地治疗痉挛性斜颈的医生少,就来北京了,看来得这个病的人也不少。

我们这些病友在一起互相鼓励,互相关心,讨论这个病,都是同病相怜的人啊!

就这样,在刘老这里连续扎了四个月,但是,效果不是很明显。虽然,刘老说过这个病治愈率很低,快的话,三个月能见效,慢的话,就说不好了。但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那个奇迹。

症状一直没有好转。

一开始来刘老这里针灸时,我低头扎针不用人扶着,可是,后来有些晃动了,只能让别人帮着扶住头,坐车的时候,只能把头靠在座椅上,头一点力气也没有,站起来就必须用手扶着头,头使劲的后仰,自己控制不了。

都是得痉挛性斜颈的病人,但是每个人的症状都不一样,见到几个痊愈了的病友,看到他们能痊愈,也给了我们很多鼓励,也有了许多希望。我觉得,只要坚持,还是有希望痊愈的。

当时我还在上班,天天都要坐车,有时拎着很沉的东西上班,还要低头做家务,那个时候是最难捱的。

7月份的时候,赶上家里拆迁,周末还要搬家,忙活了大半个月,8月份又继续扎针,连着坚持了半个月扎针,还是没有见好。

那时的我,白天的工作要穿梭在北京的街头,独自一人忍着病痛,行动也有很多不方便,走路和低头都要用手扶着头。

自己一个人难受的时候,就问自己,“这是我吗?为什么我会得这种病?”

失望,无望,绝望,折磨着我。

慢慢的,我也更加了解痉挛性斜颈的可怕,因为发病的原因不明,被称为世界的疑难杂症,治疗的时间长,疗效却很微小。

虽然每天要与病痛抗争,但是,我一直坚定一个信念,坚持治疗,不能放弃。在同事面前,我还有说有笑,工作也没耽误,只是自己忍受着。现在想想,如果当时辞掉工作,专心治疗,效果会不会好些?

第二个时期 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

在2013年8月中旬,得知和我一样得这个病的美西妹妹痊愈了,当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好起来,看哪都是晴天的感觉。

美西和我讲,她是怎么找到杨琳博士,杨博士是怎么治好她的,听了之后,我就想马上见到这位医生。经过美西的介绍,我找到了杨琳博士,她是一位年轻的大夫,第一次见面就很聊得来。杨博士很认真很仔细的询问了我的病情,发病时间,做过哪些治疗,然后开始检查我的颈椎,再扎针治疗。

杨博士扎的穴位,和刘老扎的地方有些不同,但是娴熟的针灸手法,让我体会到了酸、麻、胀、痛的感觉。扎完针后,杨博士还给我把脉,开了中药方子,和我仔细说明治疗步骤,解释了要进行全面的调理的原因。

我是一个爱说话的人,杨博士是一位肯听我说话,又能帮我改掉很多坏毛病的大夫。

我一直坚定的认为,只有针灸这条路可走,打肉毒素、做手术都是我不想尝试的方法,就这样,我还是一边工作一边治疗,断断续续坚持了一年的针灸。

脖子的变化很小,我很着急,但是我一直乐观的面对,因为这一年里,在杨博士的治疗和疏导下,我从身体到心理都有了很大的变化。

在杨博士这里治疗以前,心口有憋闷的症状,小腹部有隐隐作痛的症状,月经量也很少,容易起急发怒,在治疗一段时间后,这些症状都改善了,甚至消失了。

在杨博士的养生指导下,饮食有所调整,少肉多菜,少吃冷饮,这样调理了一段时间后,气色变得红润了。

这时的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,我也很奇怪,我的动力在哪里,能够让我一直坚持着,乐观着,也许是杨博士的支持,是病友的鼓励,也是自己想要痊愈的心吧。

在针灸了几次后,腰部紧张,腿沉重的症状就好转了,一切似乎都在好转,但是,就是脖子的变化不明显。杨博士也很着急,仔细聊过几次后,她说,目前的治疗对我没有帮助,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。经过我们反复的讨论,最后一致认为,为了治病,应该先把工作辞了,专心养病。

那段时间,我还在天天忙碌中,每天拎着很沉的东西走来走去,回家还有许多家务要做,可能对颈椎造成了伤害,对这个病的治疗有影响。从2014年8月辞职,开始全心全意的养病治疗。

第三个时期 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


医者按:

我在治疗痉挛性斜颈的过程中,关注点往往不止是集中在颈部,而是放在全身的调理上,将五脏六腑、气血津液的调整放在首位。

正如《黄帝内经》中所讲,“阴阳者,天地之道也,万物之纲纪,变化之父母,生杀之本始,神明之府也。治病必求于本。”

这位患者回忆,得上这个疑难的痉挛性斜颈是从颈椎病发起的。其实,自2008年出现颈椎病的症状开始,病变就不止在颈部了,而我们往往只会注意最令我们不适的症状,所以只是注意颈部的变化,却忽视了身体里“阴平阳秘”的大问题。

在2013年8月31日来找我看病时,这位患者五脏不和,气血失调,经络不通的问题就已经显现。我对每一位病人都有详细记载的病史,从病史中可以发现,2012年下半年是一个重要的病情变化节点,伴随着肩背部发紧、按摩也不缓解的症状,这位患者从2012年底开始,体重猛增,贪食肥甘厚腻,又喜冷饮,身体里的脂肪层变得越来越厚,体质却越来越差,容易怕冷,手足逆冷,常出现手胀、腿沉、身体疲乏的症状。

尽管她在努力的求医问药,也在坚持针灸治疗,但是,那时的治疗办法都没有触及“病本”,都是根据痉挛性斜颈的局部症状而“对症治疗”,其后果就是贻误病机。

那么,“病本”在哪里?该如何治疗才能治到“病本”?

我写过一篇文章论述此问题,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在公众平台上的历史信息中查找,2014-10-8的文章,题目是《痉挛性斜颈的治疗理念“全面调理,针药并用,注重细节,身心清净”》。


第三个时期 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

2014年9月,我开始全身心的治病,好转就从那时慢慢开始了。

9月中旬,感觉脖子不再那么无力,坐车的时候,我发现再也不用把头靠在座椅背上了,可以用自己脖子的力量支撑头了,可以直着身体坐车了,这是一个好的开始,只要有变化就是好事。

病痛真的很难缠,迟迟不肯离去呀。我体会着那缓慢的进展,但其中又有许多欣喜的发现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

说他缓慢是真慢啊,出现一点变化后,又迟迟不见好转了,本打算连续治疗三个月能有大的起色,但是,三个月过去了,没有新的变化出现。

这期间,杨博士一直鼓励我运动,还教会我们很多伸展筋脉的动作,让我们量力而行,坚持锻炼,告诉我们虽然得了病,但是不能老是呆在家里,要出去散步遛弯,不要总和脖子对抗,要顺着他。天气好的时候,还组织我们这些病友一起做运动,真是一位有责任心、有热心、招人爱的大夫。

就这样,一边针灸,一边运动,每天重复着,等待着。

每次扎针时,杨博士就和我分享身体里那些细微的不易察觉的变化,比如,哪块肌肉松软了,进针时候不像以前那样费劲了,肩膀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是贴着耳朵了,能放松下双肩了,针感也增强了,不再像以前那样没有针感了。

杨博士扎我用的针,都是最长那种,我总是说,我是皮糙肉厚,其实是我的肌肉受损很严重,僵硬和痉挛的地方很大。

肩膀那里的不舒服,我能感觉到,但是,后背肩胛骨缝里的僵硬不易察觉,在治疗过程中,杨博士很认真的按压每块肌肉,尝试找出那些不和谐的肌肉。

2015年2月份,肌肉慢慢的松软了,虽然走路时还要扶着头,但是比以前拽的劲小了很多。这时婆婆生病住院了,一边跑医院,一边照顾家里,很庆幸病情没有加重,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,继续坚持治疗。

6月份的时候,我惊喜的发现,不再用手扶着头走路了,虽然走路时头偶尔还是会向左转,但是我可以控制了,头后仰的情况也好了很多。从开始生病时,一走路头就向左转,到能直着走几分钟,终于有了大的变化。真不容易啊,虽然只有几分钟,我已经很知足了。

就这样,痛并快乐着,坚持着,8月份的时候已经可以直着走路了,但是往左边转头的幅度还是很大,不过很快就能控制,左右转头时还是觉得僵硬,低头洗脸时还是往左转一些。

到9月份时,我已经可以快步走了,低头干活都没事了,终于可以正常走路了,也恢复了正常的生活状态。

直着头走路,能甩开双臂大步走,这么简单的动作,我却用了这么久的时间,经历了这么多的变化。

痉挛性斜颈这种病真的能摧残人的耐心,磨损人的意志,但是我也庆幸坚持换来了成效。

现在低头洗脸的时候,还是往左转一点,有时脖子也会较劲一点,不过还好,都在我的控制范围里,我相信,只要听杨博士的话,坚持巩固,坚持锻炼,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。

我给这几年的治疗经历做了一下总结,分五个方面,我想这是疾病给我的一些警告,一次历练,一点醒悟吧,分享给大家。


医者按:

我想许多朋友看完这篇回忆录后,会有这样的疑问,“为什么这位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不能快速的好转?”

首先,这位患者得的病叫做痉挛性斜颈,是一种累及颈部区域的局限性肌张力障碍,表现为颈肌阵发性的不自主收缩,引起头向一侧扭转或阵性倾斜。

目前此病的病因不明,患病后常使人痛苦不堪,药物及手术的临床疗效不甚理想,国内外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,并且由于发病率极低(只有十万分之几),因此被称为世界的疑难杂症。

我在治疗痉挛性斜颈的数年间,也常感叹此病的疑难,不但是症状复杂,病情起伏,还有漫长的疾病积累过程,因此常想起《黄帝内经》中的一句,“当今之世不然也,忧患缘其内,苦形伤其外,又失四时之从,逆寒暑之宜,贼风数至,虚邪朝夕,内至五脏骨髓,外伤空窍肌肤,所以小病必甚,大病必死,故祝由不能已也。”

像痉挛性斜颈这样的疑难疾病,在古医书中被称为“痼疾”,也就是病邪顽固,难以治愈的慢性病。

那么,这么疑难的疾病能否治愈呢?相信仔细看过这位患者所写的回忆录后,您就有了答案。

有的朋友还要问了,“为什么这位患者在开始治疗阶段,病情缓解不明显,直到治疗最后的三个月里,出现明显的好转呢?”

打个比方,得病的状态就像是一辆陷进泥沼的汽车,在泥沼中越陷越深。多数患痉挛性斜颈的病人就像这样的状态,吃饭睡觉方面都还好,只是脖子较劲得厉害,就像是性能尚好的汽车,各部件都算完好,只是车轮陷入泥浆,无法正常行驶。

这时就要找对方向,从外界给这车一个推力。

那么,是不是将泥沼中的汽车使劲一推,就可以挣脱出来呢?

这就要看,你陷得多深,汽车自己有多大的动力离开泥沼,还有外力推动的方向是否正确,力量是否够大。

这也是许多痉挛性斜颈病人常常咨询我的问题,“得多久可以治好这个病啊?”我们还是用陷入泥沼的汽车进行比喻,来逐一进行分析。

汽车陷入泥沼多深 —

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,病程久、病情重者,治疗难度大。

汽车的动力 —

病人身体的基本状态,五脏六腑的功能,气血津液的充盈情况,还有战胜疾病的信念是否强烈。

另一位已经治愈的痉挛性斜颈病人讲,“生活本来就是克服困难的一个过程。这是我生病以来听见最激励自己的一句话。感谢痉挛性斜颈,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坚持!只有改变自己内在的世界,才能改变自己外在的世界。心态是非常非常之重要。2014年6月10号到6月29号在杨琳医生这里治疗,短短的19天就像吃了神丹妙药一样,竟然奇迹般的好了!爬山、开车、都没有影响了。我个人总结了痉挛性斜颈痊愈的公式,良好心态+积极锻炼+谨遵医嘱+中药+针灸=痊愈。”

写下上面这段话的患者能够快速好转,不是因为我给他应用了什么神奇的中药,或是神奇的针法,而是他的身体状态尚可,内在脏腑的病变较轻,并且性情乐观开朗,在医生指导下,能够积极的面对疾病,终获健康。

外界推力 —

针灸和中药的应用。

主要有两方面,一是治疗方向是否正确,当因人、因体质而“辨证论治”,不可一概而论的见到痉挛,就大剂量的用全蝎、蜈蚣、羚羊角、葛根等生猛的通络药。二是在正确的治疗方向上坚持到底。

写下回忆录的这位患者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获得健康,治疗的最后三个月显效最大,但是,这最终的痊愈就是靠之前慢慢积累下来的“正气”才逐渐舒展了筋脉,就像盖大楼,地基要稳。开始治疗时需要纠正的身体问题很多,等到内在问题理顺了,外在的经络筋脉才出现快速的好转。

我认为,综合以上三个方面的情况,还要结合生活中的许多机缘,才能判断出疾病的痊愈,祝福大家早日康复。


从2008年得颈椎病,到2012年确诊患痉挛性斜颈,经过近四年的病痛折磨,直到2015年9月份,我才基本痊愈。

我给这几年的治疗经历做了一下总结,分五个方面,我想这是疾病给我的一些警告,一次历练,一点醒悟吧,分享给大家。

第一点, 心理变化

确诊为痉挛性斜颈,从发病到现在已经三年半了,这三年是我人生的一次转折,一次磨练,也给我的健康敲响了警钟。

人只有在最无助、最绝望的时候,才能体会到这种痛苦,得了这种病是我的不幸,但是,只有这种不幸降落在自己身上的时候,才让我深切的明白了,这世上,一切都不是事,只有身体是自己的。通过这场病也让我感悟到许多,我不会再为一些不值得的事情纠结、烦恼。

我虽然是个外向的人,爱聊天,爱说话,但是在生病前很多时候也爱钻牛角尖,使自己焦急或压抑,这可能也是我生病的原因之一吧。幸好遇到杨博士,每次扎针时,杨博士都会耐心的和我聊天,分析一些对事情、对他人的观点,使我的脾气改变了不少。现在的我会看淡很多事,放下很多东西,更加懂得爱惜自己。

第二点, 饮食方面

在生病后,杨博士根据我的体质建议我,要饮食清淡,以素食为主,多吃五谷杂粮,新鲜蔬菜,肉类呢,可以吃,但是要适量。

我是老北京人,很喜欢老北京的地道小吃,在生病后,越吃越多,越吃越胖,还不知道节制。

认识杨博士后,她为我制定了调理胃肠的食谱。以前我喜欢吃的老北京特色,像是卤煮大肠、炸油饼之类,都属于“肥甘厚腻”,吃起来香,但是身体受不了。杨博士让我了解到,饮食不合理问题也是致病原因之一,我就慢慢改变了饮食习惯。

从针灸治疗后,不但痉挛性斜颈基本痊愈了,身体也瘦了下来,连脖子上长的小皮赘也消失了许多,脸上的气色也好起来了,真是从根本上治病对身体好呀。


医者按:

我在治疗痉挛性斜颈时,除了要把握脉象、舌象的变化外,还常常留意观察患者的脸色,皮肤上的赘生物,血管的曲张等等外在表现。

《黄帝内经》中说,“色脉者,上帝之所贵也,先师之所传也”,“夫精明五色者,气之华也”。面色、神色的变化,最能快速反映病人的近况,而皮肤上的色斑和细小的赘生物,以及血管的曲张则能反映病人的体质、病史、生活习惯等问题。

这三张图片是三位病人颈部的皮赘。

皮赘,学名叫软纤维瘤,是一种表皮过度角化,和真皮结缔组织增生性疾病,为小的肉色到暗褐色针头大,和较大无蒂或带蒂的乳头状瘤,常发生于颈部,病因尚不明,体重增加或女性妊娠期常数目增多。国外有人认为这是肠息肉的一种皮肤标志,也有临床调查证明,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皮赘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甘油三酯者,因此认为皮赘可能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一种皮肤标志。

上文中回忆录的记述者,在患痉挛性斜颈期间,体重增加明显,颈部皮赘也明显增多,而使用中药和针灸将疾病调理到基本痊愈后,体重减轻了,颈部皮赘也明显减少。

不仅仅只有这一个病例验证了此点,还有色斑减退、下肢静脉曲张好转等许多实例,这说明了全身调理的好处和必要性,也说明了人体内经络气血的运行无所不在,循环无端,治病必求于本,方可事半功倍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中所言,“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于阴阳。天地之间,六合之内,其气九州、九窍、五脏、十二节,皆通乎天气。其生五,其气三,数犯此者,则邪气伤人,此寿命之本也。”

以他人的前车之鉴,警示大家,爱惜健康,当舒畅情志、均衡饮食。在这里再次建议大家,遵两千年前古医书《黄帝内经》之教下,均衡饮食、节制食量,莫待病已成,而后药之,乱已成,而后治之。“毒药攻邪,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。此五者,有辛酸甘苦咸,各有所利,或散或收,或缓或急,或坚或耎,四时五脏,病随五味所宜也。”


第三点 运动方面

以前工作的时候,天天都很累,以为就达到运动的量了,其实不然。2014年辞去工作后,从九月份开始一边针灸,一边锻炼,杨博士教我的那些动作,都是可以伸展筋脉的,每天坚持练习。

春节的时候杨博士休息了,不针灸时我就天天遛弯,早上来回走两个半小时,那会也是得扶着头,走起来很不舒服,我就把两只胳膊举起来,快步走,这样就看不出脖子晃,也能起到拉伸后背的作用,走了十多天后,就觉得筋松了些,这样天天练着,很起作用。

现在我还在坚持锻炼,希望病友们能动就动起来。

我经历过那段日子,所以能真切的体会到那种痛苦,全身的不协调,脖子的无力,肌肉的对抗,那种晃来晃去控制不住的感觉,实在让人崩溃。这些我都经历过,体会过,很难熬。但是,要有信心,一定要坚持锻炼,都会有一个过程,治疗时间的长短真的是因人而异。

第四点 找对方法

从一开始确诊是痉挛性斜颈这个病,我就不断的寻找治疗方法,但是吃西药,打肉毒素,做手术,都不行。

首先考虑了吃西药,但是西医的药物是治疗精神方面的,抑制神经的,西医的打肉毒素和手术有很大的风险,而且成功率也不高,还有副作用,我都放弃了。

后来吃中药,没找对医生,没有疗效就放弃了。

最后没办法,还是想用中医治好我的病,首先是针灸,找到刘老是我的幸运,但是刘老只扎针,不开药。在刘老那里治疗了一段时间,没有明显好转的时候,我遇到了杨博士,遇到她,我找到了希望,她可以开中药调理全身,还可以针灸调理脖子。

脖子有毛病,不单单是一个地方的事,长期积累的坏习惯,饮食的不规律,吹冷风受寒,心态不平稳,多方面的因素导致疾病,只有吃中药配合针灸,全方位的调理才能出疗效。

杨博士中药和针灸双重配合,这是我想尝试、想坚持的方法,只要坚定了方法,就要有信心,坚持下去,医患配合才能出疗效。

第五点 感恩

首先,感谢美西,通过她的介绍,我才得以认识杨博士。

感谢杨博士,真的感谢中医的博大精深,通过你的运用,减轻了我们的痛苦。

痉挛性斜颈,是世界公认的疑难杂症,对于难题,你敢于挑战,善于钻研,能走进病人的心里。你是一个医生,为我们解除病痛,你更像一位阿姨,冷暖饮食,处处关心。

感谢我的老公,在我生病期间对我的体贴和照顾,在我发脾气的时候,能包容我,理解我。感谢和我一起走过来的病友们,美西,老吕,葛姐,鲁红,丽娜,邓姐,杨戎,陈静,小莫,闫姐,韦峰,玛丽姐。

我们一起走过那段难熬的日子,别人不理解我们的时候,我们可以互相鼓励,互相关心,希望大家都好好的。

经历才更懂得珍惜。


医者按:

这位患者提到“劳动很累了,就以为达到运动的作用了”,我发现,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人的想法,从病因的角度讲,这也是这位患者致病的原因之一。

为什么说用过量的劳动来替代运动,也可能会导致疾病呢?举例来看另一个真实的病例,和大家一起分析。

大家看到的这张报告单,是一位38岁的颈椎病患者的颈椎核磁共振报告,其中,颈椎5、6节的椎间盘向后突出,已经压迫到脊髓。他出现了四肢软弱无力,特别是上肢乏力的问题,也有颈肩痛和上肢痛的症状,还有一种走路发飘,踩在棉花上的感觉。

为什么他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颈椎病呢?

这位患者工作很辛苦,他是一位公交车驾驶员,每天开车奔波在路上,虽然不是重体力劳动者,但是开车时常常保持一个姿势,由于缺乏保养颈椎健康的意识,开车时颈椎姿势不良,又常处于这种不良姿势,导致局部累积性损伤。另外,车辆行驶中处于颠簸和振动状态,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大,而且反复变化,也容易诱发椎间盘突出。

那么,我们可能会问,难道所有的司机都会出现如此严重的颈椎病吗?

答案当然不是了。这位患者因为工作很辛苦,下班后疲劳,就不愿意再进行运动了,而是躺着或者坐着看手机,虽然心情放松了,但是颈椎没有得到休息,这样时间久了,颈椎病就逐渐加重了。

用他的问题提醒大家,劳动不能代替运动,没有养生保健意识的过度劳动,往往会导致疾病。

一方面,建议司机朋友们多多关注颈椎、腰椎健康,开车时尽量抬头挺胸,放松肩颈部肌肉,车内如果开空调,要注意颈肩部的保暖,避免过度疲劳。

另一方面,平时不开车时,要加强颈肩部肌肉的锻炼,在工作空闲时,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、后伸及旋转运动,既可缓解疲劳,又能使肌肉发达,韧度增强,预防颈椎病。

正如《黄帝内经》中所言,“故春秋冬夏,四时阴阳,生病起于过用,此为常也”。我常常在和病人交流时,了解每个人的病史和习惯,我发现,多数颈椎病、腰椎病、痉挛性斜颈病人,得病的经过都是一个漫长的损伤过程,都或多或少存在生活起居的姿态问题。

比如,平时爱跷二郎腿,总低头玩手机,熬夜打麻将,加班或长时间对着电脑工作,不爱运动等。当我们低头长时间地看手机或者看电脑时,我们的颈部、肩部,到上肢手臂的肌肉都处于紧缩状态,甚至背部和腰部的肌肉也处于扭曲紧张状态,这就是一种对肌肉的“过用”。

还有哪些过劳问题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呢?如何预防对身体筋脉肌肉骨骼的过用呢?

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“五劳所伤”,可作为养生保健,预防疾病的参考。“久视伤血,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,是谓五劳所伤”,大家一定注意到了这个“久”字,也就是长时间、反复、大量的使用一处肌肉或器官,就可能导致过劳。

了解了过劳导致疾病的成因,就掌握了预防的法则,我总结,不过是两点,一是常常提醒自己,爱惜健康,不可过度劳累,二是定期运动,伸展全身筋脉,做到“骨正筋柔,气血以流”,病安从来。